我院喜迎2013级新同学
两岸三地 喜迎新生
一大早,草场门、浦口、小行三校区的迎新点上就满是一派热闹的景象,校园内彩旗招展、欢迎新生条幅和接待服务标牌格外引人注目。我院各部门、各院(系)各出奇招,为新生提供贴心便捷的服务,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便捷的报到流程设计都使新同学充分感受到学校的归属感。社会发展学院播放着学长、学姐欢迎新同学的VCR;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绘制了地图,让新生在他的家乡标上姓名,勉励他们在校四年里为家乡争光,为江师院添彩;现代传媒学院在报到入口处,照相机拍下新生与院标的合影,为他们留下刚入学时的珍贵影像;文学院克服了报到新生多、学院人手紧的困难,圆满完成了544名新生的入学工作;学通社、广播台还为新生们准备了印有我院风景照的明信片,让新生写下自己的“中国梦﹒师范梦”,希望新生努力学习,早日圆梦……新生报到已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入学流程,更已经发展成为了新生融入我院大家庭的一次欢乐盛会。
领导重视 媒体关注 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迎新工作,从招生环节开始,我院就对广大新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全面了解和关注。7日一早,院党委书记管向群,院领导程建军、周成平、王仁雷、张勤、刘青平、刘继红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下,分赴三个校区新生报到现场指导迎新工作。在各院(系)新生接待点,院领导亲切看望前来报到的新生。他们与新同学亲切交谈,向工作人员询问了迎新工作的进展情况,慰问了各院(系)师生员工及志愿者。院领导还来到学生宿舍,与新生聊起了对专业的了解,同时还向新生家长表示,学校会尽所能为同学们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帮助同学们成长成才。 在宁媒体对我院的迎新工作十分关注,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现代快报、江苏省教育报刊社、南京龙虎网等多家媒体记者来到新生报到现场进行采访。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程建军在接受采访时告诉大家,今年是我院首次以第二师范学院名义招收外省和少数民族新生。在入学前,我院各院系组织学生辅导员和相关老师学习了解少数民族政策、习俗,并由专人提前与他们联系,详细询问外省新生特别是各少数民族新生的生活习惯和要求,认真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后勤管理处在食堂开辟了清真窗口。此外,我院还将为外省家庭困难的学生家长提供免费住宿,并为他们准备了必要的生活用品。 同心协力 保驾护航 学校各部门在本次迎新工作中通力合作,力争为新生和家长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院团委组织了66名志愿者赴南京汽车站、火车站,并联系了专车接送新生,各院系在新生接待点由专人引导,实行"一站式"注册,简化报到流程,缩短注册时间,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财务处组织精干力量,缴费工作迅速而准确。学工处还为新生们准备了我院生活“宝典”,校园及周边地图和生活指南都印在给新生准备的入学指南中,为新生的日常生活提供实际帮助。在热情服务的同时,保卫部门加强了迎新期间校园的安保工作,严格执行保卫措施,指挥车辆有序进出,有力地保障了迎新期间校园的安全。 各部门、各院(系)在迎新工作中通力合作、密切配合,耐心接待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把工作做精、做细,使得今年的迎新工作圆满完成。 爱心礼包 温暖贴心 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我院在报到点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并为他们准备了价值500余元爱心大礼包。在“绿色通道”处,院党委书记管向群将爱心大礼包交到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手中,和她亲切握手,勉励她珍惜大学时光,不断进取。管向群说,我院在经济资助、学习和心理辅导等各方面对经济困难学生展开帮扶助困,希望通过学院的帮扶,同学们能够尽快融入我院大家庭中,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对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贫困生,我院将进行跟踪关注。在开学后,贫困生可以通过勤工助学岗位来补贴的生活费,在申请助学贷款和办理助学金等方面我院还将为他们提供帮助,实现“不让一名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严承诺。 “中国梦﹒师范梦” 十年苦读寒窗下,喜入师范梦起航。今年的迎新日我院学生通讯社与广播台的同学们围绕“中国梦﹒师范梦”主题,开展了“梦想的时光明信片”活动,新生们在印有我院特色风景的明信片上写下入学时的梦想,投入特制的信箱,4年后还给他们,看梦想是否变成现实,激励新生为梦想奋斗。数学普本2班新生杨锡鹏写下了“希望四年后走上三尺讲台”的梦想,生物科学新生孔迪把“学而优则济天下”作为梦想。他们的话语流露出对大学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表现了我院新生心中有梦、脚踏实地、努力圆梦的心路历程。也有新生的父母写下了对儿女的期望,广播电视编导新生严之崧的妈妈希望他能“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收获幸福人生!”新生们还在“中国梦﹒师范梦”的展板上留下签名,展板上的标语表达了我院教职员工对所有新生美好的祝福,祝愿他们以入学为新起点、新契机、新征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青春梦”、“师范梦”、“中国梦”,赢取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