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学院建院60周年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10周年庆典隆重举行

发布者:戴海光发布时间:2012-10-22浏览次数:814

江苏教育学院建院60周年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成立10周年庆典隆重举行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金秋的校园,群贤毕至,高朋满座,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9月22日,江苏教育学院建院60周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10周年盛典在学校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人士、全国各地的校友以及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欢聚一堂,共襄盛举。

   出席庆典大会的国家机关部委和省领导同志有: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杨新力,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解民,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曹卫星,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许仲梓,原江苏省委副书记任彦申,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湛,国家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省委副秘书长杨志纯,省人大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滕勇,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一宁,省政府副秘书长何国平,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院长、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参加庆典大会的领导和嘉宾还有各级政府及部门领导,兄弟高校领导,兄弟教科院、教育学院领导,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领导,知名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驻区单位领导,驻区部队领导,合作单位代表,新闻单位代表,原江苏教育学院、江苏省教研室、江苏省教科所老领导,校友代表等。庆典大会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管向群主持。

   上午9:30,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江苏教育学院建院60周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10周年庆典大会正式开始。大会首先宣读了部分领导题词和贺信。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题词是:"情系教师教育,再创事业辉煌"。江苏省省长李学勇题词是:"立德传薪火,沃土育英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教育厅以及江苏各高校,全国各教科院(所)、教育学院,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院所、教研室,南京市各中小学和幼儿园,13所分院,境内外友好学校、合作单位等发来了贺信。与会全体领导和师生以热烈的掌声对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及兄弟院校长期以来对我院各项事业发展所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真诚的感谢。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院长,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致辞。丁院长首先代表全院近两万名师生员工,向百忙之中莅临庆典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丁院长深情回顾了江苏教育学院建院60周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10周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他说,这是一部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历经坎坷、重焕生机的历史,这是一部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继往开来、弦歌不辍的历史。在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几代教院人传承着人民教师学高身正的追求和乐育英才的情怀,薪火相传,默默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被社会各界誉为"江苏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的摇篮"。2002年组建省教科院以来,逐步形成了"教育科研引领、职前职后融通、实践取向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科研特色。

   丁院长强调,在新的发展时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将秉持"质量为基,创优质品牌;特色为魂,塑两代师表;创新为要,谋跨越发展;师生为本,建和谐校园"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人本发展和跨越发展,以职后职前融通的新型教师教育为主体,以教育科学研究为引领,以现代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为重点,以服务教师终身学习与可持续专业发展为宗旨,面向基础教育、面向基层一线、面向未来发展,朝着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和教育科研基地的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宋永忠教授作为兄弟院校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宋书记说,江苏教育学院是一所与江苏教师教育血脉相连、具有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的省属本科师范院校。近几年来,学院以促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核心,内涵建设步伐加快,办学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人才培养和教育科研呈现出两翼齐飞、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决策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江苏教师教育和教育科研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南京师范大学和江苏教育学院都是承担未来师资培养使命的省属高等师范学府,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两校相互交流,密切合作,共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贡献力量,建立了深厚的兄弟般的友谊,愿两校携手并进,共同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做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代表、启东中学校长王生作为校友代表发言。王生说,母校是萦绕在学子心头的永恒情节。母校"崇德、敬业、求真、创新"的校训,坚定了他扎根教育,献身教育的信念;母校导师的甘为人梯,率先垂范,让他深刻体会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情操。看到母校为江苏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今日母校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作为校友,他倍感自豪。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感激母校的培育,铭记导师的淳淳教导,把崇高的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把母校的教育精神继续延伸,发扬光大。

   金陵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喻旭初,江苏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孙汉洲,海安县中学校长、教授级高级教师吕建,党的十八大代表、镇江市第三中学党支部副书记、特级教师金燕,著名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评委、特级教师汪政,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数学系党总支书记、博士生导师秦厚荣,作为校友代表,向90岁高龄的老院长毛系瀛以及中文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教管系第一任老主任们敬献了鲜花,会场上掌声雷鸣,深情厚谊,感人肺腑。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授程振响代表全院教师发言,向母校60华诞献上衷心的祝福。他深情回忆了自己初来教院的情景,感慨万千。他说,自己深受学校的慧泽和滋养,深谙学校的使命和责任,深信学校的未来和辉煌。他祝愿学院走进更加美好的明天,创造出第二个60年更加伟大的辉煌!

   今年曾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的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三年级学生侯云代表广大学生发言,她说,是大学生活改变了她的人生,教给她新的知识和职业的技能,更教会了她做人。她表示,今后将更加刻苦地学习,自强自立,服务社会。她代表全院同学向母校献上最诚挚最美好的祝福!

   特聘教授、南艺书法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徐利明现场创作了巨幅草书《师道》,为庆典再掀高潮。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发表讲话。他回顾了我院60年的发展历程,肯定了我院的办学成果。他说,几代教院人矢志不渝、躬身践履、培育桃李,为江苏基础教育战线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江苏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一批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他指出,在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作为集教师教育和教育科研于一体的江苏教育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表示,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院的改制升本和改革发展。他希望我院以院庆为起点,坚持面向基础教育、面向国际教育前沿、面向未来发展的办学宗旨和服务教育行政决策、服务教育改革实践、服务繁荣教育科学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科研水平,为我省实现"两个率先"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果。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强教育科研研究,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成为时代的主题。他引用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的"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科研"阐述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他希望省教科院以院庆为新起点,锐意进取,不断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在服务决策、创新理论、引导实践、繁荣教育事业,为建设教育强省和教育强国做出自己的重要贡献。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发表重要讲话。许司长说,江苏教育学院六十年的奋斗历史,始终应和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师教育的发展步伐,为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十年的发展历程,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缩影,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许司长强调,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高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教师工作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高度,进一步提出了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战略思路和重点举措。希望江苏省教科院、江苏教育学院以院庆为契机,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努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力争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新举措,在增强教育培训能力上有新进步,在提升教研科研水平上有新突破,加快向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教师教育基地和教育科研基地目标迈进的步伐,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长期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办学事业发展一直给予大力的关心和支持。庆典大会上,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曹卫星代表省委、省政府作重要讲话。曹省长说,江苏教育学院60年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10年的辉煌实践,开辟了教师教育和教育科研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我省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为江苏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希望我院以院庆为新的起点,更大力度推进内涵发展、更大力度推进特色发展、更大力度推进创新发展、更大力度推进服务发展。曹省长表示,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江苏省教科院、江苏教育学院的建设,为学院改制和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他希望教科院和教院的同志们大力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敢闯敢试的进取意识,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教师教育基地和教育科研基地,在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栉风沐雨一甲子 继往开来新征程。站在60年厚重历史的时间节点上,展望即将到来的又一个60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充满豪情、充满信心、充满期待!我们坚信,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院师生员工团结拼搏,广大校友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建设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教师教育基地和教育科研基地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为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联系我们
石湫校区
地址  /  南京市溧水区新河西路6号
电话  / (025)56226111(校长办公室)
传真  / (025)56226126(校长办公室)
邮编  /  211200
草场门校区
地址  /  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77号
电话  / (025)83312020(校长办公室)
传真  / (025)83700603(校长办公室)
邮编  /  210013
Copyright ©2024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版权所有